頂替他人肇事逃逸怎么處理_頂替他人駕駛車輛怎樣處罰
一、頂替他人肇事逃逸的后果
如果肇事者逃跑并找人頂替,會產(chǎn)生兩種不同情況。第一種情況是肇事者本身構(gòu)成犯罪。比如酒后駕車導致他人重傷或死亡,這種行為已經(jīng)構(gòu)成危險駕駛罪或交通肇事罪。這時頂替者幫助隱瞞事實,按照刑法第三百一十條規(guī)定,頂替者會被定為包庇罪。包庇罪的處罰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如果情節(jié)特別嚴重,比如多次包庇或造成重大影響,處罰會加重到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第二種情況是肇事者沒有構(gòu)成犯罪。比如只是輕微刮蹭沒有人員傷亡,這時頂替者不會構(gòu)成刑事犯罪。但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條,頂替者作偽證或幫助隱瞞事實,會被拘留五到十天并罰款二百到五百元。比如有人撞壞路邊護欄后逃跑,朋友出面謊稱是自己開車,這種情況頂替者就會被治安處罰。
二、電動車逃逸的處理方法
電動車發(fā)生事故后逃跑必須承擔全部責任。這里分四種常見情況說明:
第一種是普通逃逸不構(gòu)成犯罪。比如騎電動車撞倒行人后直接離開,但傷者只是輕微擦傷。交警會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對逃逸者罰款二百到二千元,同時拘留不超過十五天。
第二種是酒后騎電動車逃逸。如果檢測發(fā)現(xiàn)駕駛?cè)搜壕凭砍瑯?,即使沒造成嚴重傷害,也會從嚴處理。根據(jù)刑法規(guī)定,這種情況可能面臨一個月到六個月的拘役。
第三種是雙方都有責任的情況。比如兩輛電動車相撞后一方逃跑,交警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另一方也有違規(guī)行為。這時逃跑者原本要負全責,但因為對方也有過錯,責任會適當減輕。比如原本全責改為主要責任。
第四種是破壞現(xiàn)場的情況。有人撞車后故意移動車輛位置或擦掉劃痕,這些行為會被直接認定全責。比如有司機撞壞路燈后把車推到路邊草叢,這種行為不但要賠路燈維修費,還會被加重處罰。
三、借車給朋友出事的責任劃分
借車給朋友發(fā)生事故涉及三方面責任:
刑事責任方面,如果朋友開車造成重大事故,比如撞死行人后逃逸,借車人本身可能構(gòu)成交通肇事罪。比如朋友血液酒精含量超過80mg/100ml,車主明知朋友喝酒還借車,這種情況車主也要承擔刑事責任。
行政處罰方面,朋友逃跑但沒達到犯罪程度時,交警會對駕駛?cè)肆P款最高二千元并拘留十五天。比如朋友借車后發(fā)生剮蹭逃逸,車輛沒損壞他人只是輕微事故,這時主要面臨行政處罰。
民事賠償方面,通常由實際駕駛?cè)速r償損失。但車主有過錯時要連帶賠償。常見過錯包括:借車給沒駕照的人、車輛本身有故障、明知借車人要酒后駕駛。比如把剎車失靈的車輛借出,車主就要承擔部分賠償責任。
四、駕駛證處理規(guī)定
發(fā)生逃逸行為會直接影響駕駛證。首先交警會直接吊銷逃逸者的駕駛證。比如發(fā)生傷人事故后逃離,不管最終是否構(gòu)成犯罪,駕駛證都會被吊銷。
其次是禁駕期限。普通逃逸被吊銷后,兩年內(nèi)不得重新考取。造成人員死亡后逃逸的,終身禁止考取駕駛證。比如撞人致死后逃跑,就算后來賠償獲得諒解,也永遠不能再開車。
最后是特殊情況處理。有人用他人駕駛證頂替,這種情況查到后兩人的駕駛證都會被吊銷。比如哥哥用弟弟的駕照處理違章,兄弟倆都會受到處罰。
五、事故處理注意事項
發(fā)生事故后要牢記三個要點。第一是立即停車保護現(xiàn)場。哪怕是自己全責,也不能移動車輛位置。正確做法是打開雙閃燈,在車后放置警示牌。
第二是及時報警和救助傷員。撥打122報警后要說明具體位置和傷亡情況。如果有人受傷,先打120再報警。哪怕傷者表面沒事,也要等醫(yī)護人員檢查確認。
第三是配合調(diào)查不隱瞞。交警詢問時要如實說明經(jīng)過,不要編造細節(jié)。行車記錄儀視頻要完整保存,不能私自刪除。有目擊證人的要主動提供聯(lián)系方式。
特別注意這三種錯誤不能犯:不能找人頂包,不能破壞現(xiàn)場,不能拒絕酒精檢測。比如有司機撞車后讓妻子冒充駕駛?cè)耍Y(jié)果兩人都被處罰。再比如有人摔碎手機想銷毀定位記錄,這種行為會被直接認定全責。
這些規(guī)定來自《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刑法》具體條款。比如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條明確作偽證的處罰標準,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界定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標準。了解這些法律知識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遵守交通規(guī)則,正確處理突發(fā)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