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車逃逸后需要承擔的責任有哪些_駕車逃逸什么罪
駕車逃逸要承擔哪些責任?這五點必須知道
一、逃逸造成傷亡會面臨重刑
我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對交通肇事罪有明確規(guī)定。違反交通法規(guī)導致重大事故,造成重傷、死亡或重大財產(chǎn)損失,肇事者會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逃逸或有特別嚴重情節(jié),刑期會升到三年以上。逃逸導致他人死亡的情況,刑期最高可達七年以上。比如撞人后逃離現(xiàn)場,導致傷者得不到及時救治而死亡,肇事者可能面臨七年以上的刑罰。
二、逃逸者通常要負全責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有專門規(guī)定。發(fā)生事故后逃逸,逃逸方要負全部責任。但如果有證據(jù)證明對方也有過錯,責任可以減輕。這種情況需要交警調(diào)查取證,比如查看監(jiān)控錄像或?qū)ふ夷繐糇C人。即使最后證明雙方都有責任,逃逸方的責任比例也會更大。
三、四種常見責任劃分結(jié)果
第一種情況是責任無法認定。比如事故現(xiàn)場被破壞,無法判斷真實責任。這時不管實際責任如何,逃逸方都要承擔全部后果。第二種是調(diào)查顯示雙方都沒過錯。這種情況屬于意外事故,但逃逸方仍然要負全責。第三種是逃逸方有明顯過錯。比如闖紅燈或酒駕導致事故,對方完全遵守交規(guī),這時逃逸方必須承擔全部責任。第四種是雙方都有責任。比如兩車都有超速行為,這時會根據(jù)具體過錯比例來劃分責任,但逃逸方的責任會加重。
四、逃逸行為危害巨大
逃逸不僅違法,還直接影響傷者救治。很多重傷員因為延誤治療導致死亡或殘疾。這種行為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破壞交通秩序。交警部門數(shù)據(jù)顯示,約30%的交通死亡事故與逃逸有關。逃逸還會增加案件偵破難度,耗費大量警力資源。正因如此,法律對逃逸行為采取嚴懲態(tài)度。
五、遇到事故的正確處理方式
發(fā)生事故后要立即停車,保護現(xiàn)場。馬上撥打120救助傷者,同時報警等候處理。即使認為自己無責也不能離開,要等交警到場認定。如果擅自離開,哪怕原本無責也會變成全責。保留行車記錄儀視頻等重要證據(jù),必要時聯(lián)系保險公司。對責任認定有異議的,可以申請復核或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建議車主提前了解相關法規(guī),必要時咨詢專業(yè)律師。
特別提醒:很多司機因為害怕處罰選擇逃逸,這反而會導致更嚴重后果。主動承擔責任可能只需賠償,但逃逸必定面臨刑事處罰。遇到復雜情況可以聯(lián)系法律服務機構(gòu),獲得專業(yè)指導。記住,正確處理事故既是對他人負責,也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