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后應采取什么措施
車輛故障處置五要點
一、普通道路和高速處理有差異
普通道路出現(xiàn)車輛故障時,司機要馬上打開雙閃燈。如果車輛還能移動,要盡快把車開到不影響交通的地方。實在挪不動車的時候,司機要持續(xù)開啟雙閃燈,并在車后放三角警示牌。按照法律規(guī)定,普通道路的警示牌要放在車后50到100米的位置。
高速公路的情況更嚴格。車輛發(fā)生故障后,司機同樣要開雙閃燈。但警示牌必須放在車后150米遠的地方。車上所有人員要立即撤離到右側(cè)護欄外,或者轉(zhuǎn)移到應急車道內(nèi)。高速公路上不允許自行修車,必須等待專業(yè)拖車來處理。
二、三角警示牌擺放有講究
白天在普通道路放警示牌,要保證50米以上的距離。這個距離相當于兩個公交車站的長度。在高速公路上,這個距離要延長到150米,差不多是三個籃球場的長度。晚上放置警示牌時,不僅要保持規(guī)定距離,還要同時打開車輛的前后位置燈。
實際操作中要注意路面情況。彎道處要提前放置警示牌,給后方車輛足夠的反應時間。上下坡路段要把警示牌放在坡頂位置,這樣更容易被看見。遇到雨霧天氣,建議把警示牌距離再拉大20米。
三、人員轉(zhuǎn)移比修車更重要
很多司機遇到故障時,第一反應是檢查車輛。但法律規(guī)定人員安全要放在首位。普通道路上,車上人員要盡快撤離到安全區(qū)域。高速公路上必須立刻離開車輛,轉(zhuǎn)移到護欄外側(c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高速公路二次事故中有70%發(fā)生在故障車輛周邊。
轉(zhuǎn)移時要注意觀察后方來車。不要翻越中央護欄,更不要在行車道上停留。攜帶手機等通訊工具撤離,方便聯(lián)系救援。如果有老人小孩,要安排專人照看,避免慌亂中發(fā)生意外。
四、報警求助要把握時機
車輛完全不能移動時要立即報警。普通道路報警時要說明具體路段,最好能找到最近的里程樁號。高速公路報警要記住所在方向的公里數(shù),這些信息印在護欄的綠色標牌上。接通電話后要保持通訊暢通,方便救援人員定位。
需要提醒的是,自行呼叫拖車要確認對方資質(zhì)。高速公路只允許指定拖車單位進場作業(yè)。有些私人拖車可能沒有運營資格,使用這類服務容易引發(fā)糾紛。
五、夜間處置要多做兩步
天黑后處理車輛故障,要同時開啟輪廓燈和尾燈。這兩個燈光能讓其他司機看清車輛輪廓。實驗證明,開著輪廓燈的故障車,被發(fā)現(xiàn)的概率提高40%。如果燈光系統(tǒng)損壞,可以用手機閃光燈充當臨時信號。
冬季傍晚要提前開車燈。很多司機認為天沒全黑不用開燈,其實黃昏時段視線變差。早開燈光既能提醒他人,也方便自己放置警示牌。攜帶反光背心的司機,夜間下車時要記得穿上。
每個車主都應該在車內(nèi)準備應急包。包里要放三角警示牌、反光背心、備用燈泡和急救物品。定期檢查警示牌的反光效果,潮濕天氣要擦拭牌面。記住這些處置要點,關鍵時刻既能保護自己,也能避免引發(fā)更嚴重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