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賠償過錯責任比例劃分
一、火災事故民事責任
火災事故民事責任是民事責任火災賠償過錯責任比例劃分 的一種,屬于侵權民事責任。所謂侵權民事責任,是指因侵權行為而導致的民事賠償責任。它包括兩個基本概念火災賠償過錯責任比例劃分 :一是火災民事侵權行為;二是火災民事侵權責任。
(一)火災事故中的民事侵權行為
民事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由于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chǎn)和人身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以及依法律的特別規(guī)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致害行為?;馂氖鹿是謾嗍且环N由“火災”特殊原因引起的侵權,是指行為人由于過失或過錯釀成火災侵害他人的財產(chǎn)和人身,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二)火災事故中的民事侵權責任
火災民事侵權責任所要解決的,主要是對受害人權利受到侵害時賠償救濟的問題,而不是像刑法和行政法一樣對行為人的人身或者財產(chǎn)進行制裁。侵權責任調(diào)整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關系,并采用“不告不理原則”,且賠償問題可以與當事人協(xié)商;而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維護的是社會利益和國家利益,除少數(shù)自訴案件以外,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應主動追究行為人的行政責任或刑事責任,且責任的承擔也不可能由受害人決定,行為人與受害人不能私下和解。
二、火災事故與民事侵權責任
(一)刑事手段和行政手段對制裁火災事故責任者的作用
在過去的法律制度中,人們更重視刑事手段和行政手段對制裁火災事故責任者的作用,忽略了民事手段在這方面的重要作用。例如,在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中,就只在64條和68條中分別規(guī)定“過失引起火災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較輕的,處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和“人員密集場所發(fā)生火災,該場所的現(xiàn)場工作人員不履行組織、引導在場人員疏散義務,情節(jié)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同時,我國《刑法》第114
條、115 條規(guī)定了失火罪的刑事責任。
(二)以侵權責任法處理火災事故責任的必要性
侵權責任法確認火災事故責任者實施的行為是侵權行為,因而使其有可能承擔侵權民事責任。侵權責任法認為,任何造成他人人身權利、財產(chǎn)權利受到損害的行為,都是侵權行為,都應當承擔以損害賠償為主要責任形式的侵權責任。火災事故責任者實施的行為引起火災,會造成公民和法人的損害,包括人身的損害和財產(chǎn)的損害。這都是侵害民事權利的行為,符合侵權行為的要求,構成侵權行為,其后果是承擔侵權民事責任。
三、火災事故中的侵權責任追究
(一)火災事故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
歸責,指行為人因其行為和物件致他人損害的事實發(fā)生以后,應依何種根據(jù)使其負責,此種根據(jù)體現(xiàn)了法律的價值判斷,即法律應以行為人的過錯還是應以已發(fā)生的損害結果為價值判斷標準,或以公平考慮等作為價值判斷標準而使行為人承擔侵權責任。歸責原則,就是確定侵權行為人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一般準則。歸責原則在侵權責任法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在確定一種侵權行為的責任構成要件時,首先必須確定這種侵權行為應當適用什么樣的歸責原則。
我國侵權責任法的歸責原則體系,是由三個部分構成的,這就是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和公平責任原則。其中過錯責任原則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一種是用證明的方法證明過錯的一般過錯責任原則,一種是用推定方式認定過錯的過錯推定原則。一般侵權行為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以過錯作為價值判斷標準,通過懲戒有過錯行為的人來指導人們的正確行為,以預防侵權行為的發(fā)生。民事侵權責任,在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的場合,適用過錯推定原則或者無過錯責任原則,確定侵權責任的歸屬,增加受害人獲得賠償?shù)目赡苄?,對行為人的行為進行制裁,以減輕社會危險因素,預防侵權行為的發(fā)生。
(二)火災事故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
1 、須有失火或者放火行為的違法性。
2 、人身損害和財產(chǎn)損害的客觀事實。
3 、違法的失火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
4 、主觀過錯的要件。
(三)抗辯事由
火災事故責任的抗辯事由,就是指火災事故責任糾紛案件的行為人提出的,以免除侵權責任或者減輕侵權責任,而對抗受害人提出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法定事由。
三、火災事故中的民事賠償
因為火災原因的多樣性,所以在實際賠償中應根據(jù)實際情況選用不同的賠償原則,以實現(xiàn)民事賠償?shù)墓叫?、合理性和科學性。
(一)火災民事賠償?shù)脑瓌t
l 、全額賠償原則。
2 、考慮責任者的賠償能力原則。
3 、財產(chǎn)賠償原則。
4 、其他賠償原則。
(二)火災損害民事賠償法律關系的主體火災事故發(fā)生后,有關當事人之間隨之形成火災損害賠償法律關系?;馂膿p害賠償法律關系的權利主體和義務主體即為火災損害賠償主體。
(三)火災事故民事賠償?shù)姆秶?/p>
1 、人身損害賠償
火災事故中的人身損害主要包括對生命權、健康權的損害,對此,應當按照人身損害賠償一般范圍,確定賠償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費、必要的營養(yǎng)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被扶養(yǎng)人的生活補助費,以及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
2 、物質(zhì)損害賠償
這里的物質(zhì)損害指財產(chǎn)損失,分直接財產(chǎn)損失和間接財產(chǎn)損失?;馂闹苯迂敭a(chǎn)損失是指被燒毀、燒損、煙熏和滅火中破拆、水漬以及因火災引起的污染等所造成的損失。每起火災直接財產(chǎn)損失應包括房屋、構筑物、設備和其它財產(chǎn)的損失。
3 、精神損害賠償
在火災這種極度恐怖的環(huán)境中引起的應激心理和生理反應會導致人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和應對能力瞬間下降,若這種應激狀態(tài)持續(xù)下去,處于火災中的人對環(huán)境的判斷力和分析力會持續(xù)下降,更甚者會喪失理智,從而造成其他不良的后果。火災造成的絕不僅僅是人員傷亡和物質(zhì)損失,對于遇難者的家庭、災難生還者、災難現(xiàn)場的救援人員,乃至全社會,都會造成看不見的心理損傷。
四、完善火災民事賠償制度的幾點建議
(一)建立和完善損害賠償專家證人制度
由于火災事故涉及面廣,有很強的專業(yè)性,僅是消防建筑方面的技術規(guī)范就達上萬條,法官不一定熟悉涉及到的專業(yè)知識,故筆者提出可以建立損害賠償專家證人制度來彌補這一缺陷。美國司法實踐在侵權損害賠償案件中,就引入了認定損害事實和造成損失的數(shù)額以及承擔的賠償責任的專家證人制度。這個制度是一個很科學、很先進的做法,對于正確認定侵權案件(包括違約案件的損害賠償和其他損害賠償案件)的責任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意義,值得我國的司法實踐借鑒。
(二)推行火災保險制度
新《消防法》第33條規(guī)定:“國家鼓勵、引導公眾聚集場所和生產(chǎn)、儲存、運輸、銷售易燃易爆危險品的企業(yè)投?;馂墓娯熑伪kU;鼓勵保險公司承?;馂墓娯熑伪kU?!边@是首次將商業(yè)保險寫入消防法規(guī),為保險行業(yè)與消防部門建立良性互動機制提供了可能。在救濟火災事故損害的制度中,保險制度是最好的分擔責任的制度
失火損失到底誰的責任?失火了損失由具有過錯火災賠償過錯責任比例劃分 的人承擔責任火災賠償過錯責任比例劃分 ,沒有過錯人火災賠償過錯責任比例劃分 的由財產(chǎn)所有人自行承擔損失。故意放火造成的火災損失由放火人承擔賠償責任,過失造成火災財產(chǎn)所有人也具有過錯的可以減輕失火人的責任。
【法律依據(jù)】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五條
損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條
侵害他人財產(chǎn)的,財產(chǎn)損失按照損失發(fā)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計算。
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條
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fā)生都沒有過錯的,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由雙方分擔損失。
關于火災連帶責任的賠償問題。連帶責任是指各個責任人對外都不分份額火災賠償過錯責任比例劃分 ,不分先后次序地根據(jù)權利人火災賠償過錯責任比例劃分 的請求承擔責任。在權利人提出請求時,各個責任人不得以超過自己應承擔的部分為由而拒絕。《民法總則》規(guī)定,債務人一方人數(shù)為二人以上的,負有連帶義務的每個債務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履行義務的人,有權要求其火災賠償過錯責任比例劃分 他負連帶義務的人償付他應當承擔的份額。《民法總則》和《擔保法》均規(guī)定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向債務人追償。上述法律規(guī)定表明,連帶責任人承擔了連帶債務后,依法可以向其他負有連帶責任的人追償。根據(jù)連帶責任的過錯原則,連帶責任的承擔可按因侵權或違約所造成的損失的一定比例進行劃分和判定,既可承擔全部損失的賠償責任,也可承擔部分損失的賠償責任。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七條債權人或者債務人一方人數(shù)為二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享有連帶權利的每個債權人,都有權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負有連帶義務的每個債務人,都負有清償全部債務的義務,履行了義務的人,有權要求其他負有連帶義務的人償付他應當承擔的份額。
火災責任的劃分與賠償問題是這樣的火災賠償過錯責任比例劃分 ;
新的火災調(diào)查規(guī)定要求公安消防部門 只認定火災起火原因,不會就火災災害形成原因作出認定。
因此,火災賠償過錯責任比例劃分 你們家這個事情,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一)火災報警、初期火災撲救和人員疏散情況;
(二)火災蔓延、損失情況;
(三)與火災蔓延、損失擴大存在直接因果關系的違反消防法律法規(guī)、消防技術標準的事實。
比如17家木結構是否符合消防標準,是否配備了滅火裝置等等……
根據(jù)火災賠償過錯責任比例劃分 你的描述,可能是電路故障導致火災,這里就要區(qū)分,是你家里的電線故障還是公用電線的故障了。因為 起火部位為房屋二樓南側樓梯外墻電表處 這個就有些玄乎,如果是電表外,公用電路故障,那么屬于電力公司賠償哈;
總之,你記得一個原則,就是誰有過錯,誰賠償,沒有過錯原則上就不用賠償。